审计处
现在是:
最新消息:

→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思考 ←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思考

张军 李坤(审计署沈阳办)

稿件来源:审计署网站  时间:2012年03月21

审计文化属于一种职业文化,它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积累的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总和。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对促进审计文化研究,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文化的表现形态

(一)人性化的基础设施保障。作为审计文化的物化形态,充满人性化的办公环境、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文体娱乐活动设施,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都是审计文化的体现形式。这些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为发挥审计组织的社会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因而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完善的制度文化。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最能代表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从审计“免疫系统”本质和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建设性和预防性功能,是审计国家治理功能的主要体现。审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可以采取一种引导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使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由浅入深、从微观到宏观,发挥制度体系的建设性和预防性作用,为完善审计制度文化奠定基础。

 

(三)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作为审计行为文化的表现形态,它反映的是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行为是思想的现实),体现的是审计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在一定的审计组织中,往往表现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等等,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对于一个审计组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热爱审计岗位,献身审计事业,应当是每一个人无悔的选择。

 

(四)赋予时代特征的审计精神。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奉献、创新构成了鲜明的审计精神或审计理念。而审计形象是审计精神的综合体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在政府眼里,审计应是国家法律忠诚维护者的卫士形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被审计单位眼里,审计应是公正判决其行为的裁判形象;在人民群众眼里,审计应是为其谋利益的公仆形象。随着公众对审计机关信任度的提升,对审计机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审计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审计形象,稍有不慎,造成不良影响,公众会产生强烈的反响。因此,要真正完成这些形象的塑造,作为载体的审计工作人员必须慎言、慎行、慎独、慎微,真正做到廉洁勤政、无私奉献。

 

二、审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文化建设意识仍待提高。审计署历来重视对审计文化的建设,将审计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审计工作规划的重要方面,各级审计机关也在逐步加强审计文化的建设。然而,大多数审计人员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重视,认为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核查问题,审计文化建设是单位的事情,与己无关,轻视或忽视审计文化建设;有些地方将审计文化建设停留在制定计划方面,而轻落实,满足于把制度印在纸上,贴在墙上或发到手中,但究竟执行得怎样,却没有保证措施,审计文化建设成了某种应景的东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审计文化建设内容缺乏全面性。审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制度建设,也有人文关怀,既要有物质保障,也要有精神支持。然而,一些审计机关在工作中存在着重视审计业务工作和指标的完成,忽视审计人员个人发展;比较注重改善审计人员物质生活和机关办公条件,忽视审计人员心理和精神需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审计人员自身发展,影响审计队伍稳定,也会阻碍审计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审计文化建设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审计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文化建设手段、创新文化建设内容。一些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文化建设时,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内容比较单一,创新的成果也不能充分展示和反映,职工的文化创新热情未得到有效的调动。

 

三、多措并举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确立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建设审计文化,离不开目标的激励和引导,不能流于一般性的号召,要有强烈的目的性。审计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结论。因此,审计管理必须遵循发展的规律,实行人本管理、激情管理。而人本管理就是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对人的思想、理念、精神进行再塑造,使得整个群体组织的智慧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造就优秀的审计工作人员,全面提升审计整体形象,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促进审计工作实现新的发展。因此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开发、提升,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在构建审计文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丰富审计主体思想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审计文化氛围,为审计人员的发展和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每个审计人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充实,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二)坚持创新,营造良好的审计文化氛围。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和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是文化发展的出路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符合我们实际需要的文化。作为审计机关,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对内体现在一种凝聚力,一种合力,对外则是一种服务品牌,一种执法象征。要以创新精神营造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审计文化环境。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由服从型向自主型、知识型向能力型、规范型向创新型转变,要注重审计人的自主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审计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丰富广大干部的文化底蕴入手,以提升我们审计干部的内在素养为目标,构建与时俱进的优秀审计文化,坚持用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格调感染人、陶冶人、鼓舞人,形成格调高尚的文化氛围,以增强整体和个体的文化厚重感,提升整体和个体的文化品位。与此同时,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四个结合,构建审计文化的平台。

 

一是与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有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就可以切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一切经济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特别是特派办的审计人员,因工作需要而长期出差在外,尽可能地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减少心理压力和负担是非常必要的。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从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审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各方面协调,多方筹措资金,建设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保证。同时,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安排好应有的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与审计制度制定和落实结合起来。审计制度体系是为保证审计组织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审计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而随时做出调整,因此,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适时出台新的制度规定,定期对现有制度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制度的先进性,相互衔接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在制度落实上,采取以下措施狠抓落实:领导带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典型引路,树立遵守制度的模范,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专职督查,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有关情况公之于众;奖罚机制,通过奖优罚劣,发挥激励和约束两个机制,从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导向。

三是与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灵魂。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将成为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数字化迅猛发展,对审计人员的执业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精通计算机会因为审计线索的改变而无法跟踪审计,不熟悉信息系统的特点与风险就不能审查和评价内控制度,不会操作网络系统就无力对经济业务活动实施审计监督。此外,审计人员不仅要有审计和会计知识,还应掌握宏观管理、法律、经济、外语、计算机、网络、通讯等相关知识。

四是与提高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他们的价值观,而实现目标的途径,孔子指出的是“修身”(“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指出的是“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说,通过加强修养,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审计人员要提高精神文化素养,也需要个人努力,通过读书学习,通过体验感悟,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把外在的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原则,把外在的要求期望转化为内在的自由自觉。

 

总之,加强审计文化建设,需要以激励和引导的方式确立审计文化目标,以创新的思维营造审计文化氛围,以审计文化为平台发挥其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推进审计文化建设。

 

上一条:  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文化建设  下一条:  刍议国家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信息化的目标导向 

关闭

学校网站 组织机构 组织理念 新闻公告 政策法规 服务指南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西安工程大学 审计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审计处

Copyright www.xpu.edu.cn 2011 ALL Right Reserved